打工资助11个失学孩子重返校园
晓庄学院学生王景光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云顶娱乐官网大三学生王景光来自宁夏一个工人家庭,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孩子,他卖过菜、发过传单、做过业务员、当过安装工,他还尽量从伙食费中省钱……来到南京的3年里,他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资助了11个贫困孩子重返校园。
日前,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开始社会公示和接受公众投票,王景光作为“感动南京”、“感动宁夏”2010年度人物入选“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据悉,在全国63名“助人为乐”类候选人中,王景光是唯一的大学生,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还是南京的唯一代表。
3年资助11个贫困孩子重返校园
2008年,王景光考入了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他是该校第一批来自西部的学生。在他们班里,除了他和另一位同学来自西部,其他都是江苏人。所以在很多同学眼里,王景光应该是贫困助学的对象,但是学校第一年通知申请助学金的时候,作为班长的王景光却悄悄放弃了。
为了资助这些孩子,他在学校同时兼职3份工作:在校园书店卖书、做老师的助手、在图书馆整理书籍。因为学校的兼职挣钱不够多,去年9月份,他又找到一家酒店当发货员的工作,月薪1300元。每天完成课业后,他就赶到酒店上班,常常忙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回宿舍。
担心影响第二天上课,他给自己定了4个闹钟,从5点到6点半,每隔半小时闹一次,所以,他上课从未迟到过。为了省钱,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
每个月给孩子们寄钱时最开心
这么辛苦,会不会觉得太累? “我感觉我可以。”王景光说,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我最开心的日子,是拿工资的第二天。每个月的11日,我要去邮局和银行。每月1300元的收入,我把1000元分批给孩子们汇出去。想到他们又能够读书了,我的心里就会特别满足。”
王景光认为,“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学问常识,掌握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能肩负起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大责任。”
据先容,为帮助别人,他还多次组织义卖活动。2009年初,他和两名室友组织孔明灯义卖,将赚来的钱捐给了江苏海事学院一名患白血病的学生;2009年圣诞节,他在学校进行了3天义卖,所得款项3100元全部捐给了宁夏固原市贺套村小学的贫困孩子们。
毕业后想到西部当公务员
即将升入大四的王景光还和以前一样忙碌,学习、打工,给孩子们寄钱。不过,忙碌的他最近又多了一件事:准备公务员考试。
“一直以来,我有两个心愿,一是‘助人’,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二就是报考公务员。其实这两个愿望是统一的,都是‘助人’。这种愿望在我今年去上海,苏州,华西村等地见习之后变得更加强烈。”王景光说,他是从西部出来的,他想回到西部,为西部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报通讯员 王延光 本报记者 谈洁
![]() |
来源:《南京日报》A6版 2011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