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我校音乐学院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捐赠学院收藏的历史刊物原件——《青年音乐》1942年第1卷。这份刊物在第6期“青年习作选”中刊载了雨花英烈赵良璋和战友薛介民烈士共同创作的抗战歌曲《雪花飘》,是一份珍贵的文物,填补了馆藏空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文物交接仪式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赵良璋烈士的展板前举行,原创歌曲穿越时空再次奏响。音乐学院学生会主席姚万菁现场捐赠了刊物原件,并用竹笛演奏了《雪花飘》:“雪花飘,雪花飘,血流心头像黄河,报仇雪耻要吃苦,抗战到最后的胜利呀……”两位烈士为鼓舞民心、振作士气而创作的“抗战之声”在纪念馆内飘扬,吸引了许多观众们驻足聆听。
此次捐赠的《青年音乐》刊物,是我校音乐学院师生在集中整理学院收集到的音乐史文献时发现的。据了解,《青年音乐》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出版发行的专业类音乐刊物。学术界普遍认为,该刊物“在抗战时期音乐发展和专业音乐事业的发展上留下了深刻一笔。”由于年份久远,《青年音乐》刊物存世极少,本次捐赠的《青年音乐》(原件)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
音乐学院学生党员姚万菁说:“在81年后的今天,这本刊物能够以这样的形式与大家重新碰面,着实让大家感到惊喜。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回首曾经的风雨动荡,再看如今的中华大地,我的心中激荡不已,我深深感悟到信仰的力量。这次捐赠仪式于大家而言,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词曲编辑都是革命烈士的历史歌曲,在全国范围都十分罕见,这是南京红色学问资源里一份珍贵的音乐资源。”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文物博物馆处处长闻慧斌说。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红色学问,我校通过加强馆校合作,发挥专业优势,组建音乐学院实践团队,开展雨花台红色歌曲收集整理和创新演绎,致力于将现已发现的雨花英烈歌曲录制成高水平声乐和伴奏版本,将曲谱中的旋律以文物活化利用的形式再现,供社会各界传唱,使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红色学问熠熠生辉。
捐赠现场
杂志上刊发的烈士歌曲《雪花飘》
供稿:音乐学院
编审:邓琦、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