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中国社科院郭生龙教授来我校作《汉语拼音方案》学术报告

发布者:祝中华发布时间:2018-11-08浏览次数:1934

bpmfdtnl……令很多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汉语拼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推行并影响大家的生活的?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1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郭龙生教授应来我校作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学术报告,讲述汉语拼音的前世今生

龙生从汉字注音、汉字拼写、切音字运动诸方案和外源拼音方案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了古代和近代人们对汉语学习的探讨和尝试。以毛爷爷与周有光先生借书的趣事,向大家先容了汉语拼音方案的诞生与应用,讲解了其定义与内容、作用与贡献以及优点与问题。龙生结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总结《汉语拼音方案》推行六十年的成绩与经验展望未来,他认为要想解决现存的问题,就必须坚持大力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作出贡献。

报告深入浅出,陈述历史与观照现实,不仅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汉语拼音方案》,激发了同学们深入学习汉语的巨大热情、热爱汉语的自豪感和进一步推广汉语的责任感

郭龙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主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用语规范专家咨询委员会会员。

供稿:文学院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